邵漢儀:新二〇一五共識:一個中華,互不否認,和解共榮
邵漢儀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改自刊載於中國時報「名家觀點」(民國104年1月12日)與聯合報「民意論壇」(民國104年1月19日)之兩篇投稿文。)
日前柯文哲質疑「九二共識到底是什麼?」再度引發兩岸熱議。二十二年來,類似的質疑聲不絕於耳。除非是少數兩岸專家,都很難說清楚其內容。究其原因,「九二共識」原本刻意的「美麗模糊空間」,過於模糊。而民進黨始終否認「九二共識」存在,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姑且不論柯P是否因政治素人或因反對而提出質疑,當台灣內部未凝聚共識,如何與對岸有共識?因此,柯P提問兩岸是否能以新思維尋求新共識,不無道理。事實上,對岸曾伸出橄欖枝。
2000年7月,中共副總理錢其琛表示「兩岸可以先不討論一個中國的内涵,她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之間的非彼即此的問題」。2002年9月,海協會唐樹備表示「兩岸之間,要淡化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符號」。然而,這些具有突破性的重新定位卻曇花一現。面對民進黨當時不接受橄欖枝,中共便回歸「兩岸同屬一中」與「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外有別的論述。去年,中共更倒退重彈「一國兩制」老調。國民黨繼自1992年,則未再積極構思兩岸論述。因此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時,立即重申「一個中國即為中華民國」。然而,試問台灣新生代,誰又有這種認知?朱立倫說:國民黨最大危機是缺乏新生代認同。的確,相較僵化的論述,新生代對「效能政治」更能產生共鳴。國民黨墨守成規,未與時俱進,是九合一大選敗選主因之一。
為徹底解決長期「九二共識」內涵分歧與存在與否的爭論,筆者認為兩岸必須建構「新二〇一五共識」:一個中華,互不否認,和解共榮。
首先,何謂「一個中華」?造成 「九二共識」爭議不斷的主因是「一個中國」引起的「國家定位」聯想。兩岸應跳脫「一個中國」所引發的諸多二元思維,如「非彼即此」或「統獨」思維。相較之下,「一個中華」如同兩岸慣用多年的「大中華地區」一詞,是超越國家定位的非政治名詞。由於反映的是「華人地區」共同的歷史脈絡,文化淵源,而非國家定位,因此可跳脫「一個中國」的泥沼。「一個中華」架構也提供較具彈性的發揮空間,如反映兩岸分治客觀現實的「一華兩府」。由於「新二〇一五共識」的前提是正視現狀,而非改變現狀,因此不牽涉修憲。是故,既非台獨,亦非「獨台」,也沒有製造「法理上兩個中國」。
第二,何謂「互不否認」?今日中共既不承認,又否認中華民國客觀存在的事實。實際上,上述錢與唐的發言,即意涵兩岸存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然而,之後中共立場倒退,再次回到非彼即此的「一個中國」定義。在長期外交戰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但由於台灣人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台灣人因此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因此,中共「不承認,也否認」中華民國,促成實質的「一中一台」,助長法理台獨意識。同時,中共否定中華民國存在,等同否定此處人民過去60年共同生活經驗。試問如果林志玲的追求者,堅持不以「林志玲」稱呼,只稱「台灣地區女生」,甚至要求周圍朋友如此,其結果可想而知。過去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與當今的「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不但雙方相互承認,同時也被包括中共在內的國際社會承認。反觀兩岸,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兩岸只會漸行漸遠。
第三,何謂「和解共榮」?中共不願馬英九出席APEC,反對雙橡園的升旗典禮,呈現的是兩岸尚未真正和解。台灣民眾看不到對岸和解的誠意,單憑「服貿」讓利,「逢中必反」的情感難除,未來重大兩岸合作協議仍將難行,共榮前景堪憂。古人的政治智慧「唯仁者能以大事小」,中共需深思。
過去二十年證明國民黨比民進黨更善於處理兩岸關係。在主權未倒退,經貿文化往來增多,說明了國民黨較適合主導兩岸關係的重新定位。然而,如2016年政黨輪替,「九二共識」便難以為繼。馬政府在未來一年中,應與在野黨共商未來可續的兩岸交流平台。國民黨應在「中華民國為最大公約數」或柯P所謂「中華民國為底線」基礎下,凝聚國內共識,提出合時宜的兩岸論述。在相輔相成的國家論述面上,政府也應對新生代說明中華民國為何是我們可貴的共同經驗。中華民國的自由民主是告訴全世界,華人世界中,大陸模式絕非唯一模式。沒有中華民國,就不曾有台灣經濟奇蹟,中華文化的維護與正體字的延續,從鄧麗君的老歌到江蕙及周杰倫的流行曲,維繫華人電影圈的金馬獎,佔世上總數三分之一的中文出版業,臉書使用度全球之冠,全民健保,124個國家免簽證。當然,最可貴的是我們的民主制度,一個政治素人可以變成台北市長, 改變成真。
「新二〇一五共識」旨在提供一個合時宜,且不受政黨輪替影響的交流平台。中共也應回顧其前官員較具前瞻性的提議, 正面回應「新二〇一五共識」,俾使兩岸終能達成「有共識的共識」。中共必須了解歷史契機往往不會一再出現,倘若民進黨未來由「兩國論」起跳,屆時再談和解,恐怕「只是當時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