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場【現代國際法講堂】─ 譚偉恩博士:餐桌下的秘密-貿易自由化如何傷害我們的胃
主講人:譚偉恩博士
記錄:政治大學張雅筑
2012.12.20
【現代國際法講堂】是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CSIL)、學生國際法研究會(SSIL)、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CILS)共同舉辦,未來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大專院校國際法相關領域研究生,為大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學習經驗!
2012年12月20日的第十場【現代國際法講堂】:「餐桌下的秘密-貿易自由化如何傷害我們的胃」,邀請到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博士、美國慢食協會會員的譚偉恩學長為我們帶來與食品及國際貿易自由化有關的議題討論。他首先表示自己一開始會接觸這個領域主要是因為食品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1] ,為了解一般消費者每天所接觸的飲食素材來源及健康而開始做研究。透過食物作為一項載體,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法律暨政治層面的問題,如食品進口國是誰?、生產者使用哪些添加物?國際組織對食品設定的衛生標準,以及基因改造等新興的食品安全議題。藉由不同的觀察面向(變數),我們可以更多元且深入地瞭解食品安全與之背後的政治問題,特別是在強調貿易自由化的今天,食品貿易背後的法益衝突。
講者介紹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這是一個隸屬於聯合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成員以主權國家為限。其下設由若干議題取向的委員會討論極為專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例如:輻照食品的安全標準、添加物成分的容許劑量等,並盡可能使國際食品安全標準調和化以減少國家間制度的差異和規範衝突。講者強調一個觀察面向,即若一個會員是以主權國家為限的國際組織易發生什麼問題?具有雄厚資源或法律、政治上權力的會員是不是比較不具此等能力的會員更有機會,在國際合作後的過程中影響或甚至是決定全球廣大消費者的食品衛生安全?而這樣的結果是否能符合我們對於食品安全需求或期待?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1960年代正式成立時對於主權國家的重要性並不高,然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卻突然開始有不少主權國家加入,這樣的轉變背後透露出什麼值得思考的問題呢?
上述問題的答案與貿易自由化在國際間擴張的程度和速度有極密切的關係。1980年代,有關食品貿易的談判開始成為GATT一項重要的議程,後來WTO正式成立後,有關食品安全暨動植物檢驗與檢疫的相關規定就載明於SPS協定中。講者提到,這個協定中雖然允許各國基於主權獨立的原則,有權設定本國食品進口的各項檢測標準,然而這項規定似乎難以落實於現實之中。例如當開發中國家為保護其國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法益時,其設定之進口食品添加物的審查標準若高於國際標準,但無法提出科學性的證據證明較高的標準是有必要性的且未對貿易自由化造成不必要的限制時,這些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安全法益就往往要讓步於貿易自由化。造成這個結果的一項原因在於,開發中國家未必有能力提出相關的科學證明,因為其國內無專業人才,甚至也可能是因為這些國家本身根本無法如先進國家般頻繁的出席食品法典委員會召開的會議。換句話說,具有先進科技的國家(已開發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掌握了主導的優勢。
接著講者還介紹了於2007正式生效的國際衛生條例。這個條例與以往的規範不同,從被動的疾病防治轉換為積極強化會員國在公共衛生上的能力。較以往進步許多,然而條例中卻十分強調公衛法益的保護不得對於貿易自由構成太多的限制,也就是公衛政策宜盡可能地避免對貿易構成不必要之限制。講者因此鼓勵聽眾重新思考國際間為追求環境衛生、健康安全而設下的標準或是規範在程度上應如何拿捏?不可過嚴的規定便宜了貿易自由化,但可能危及了進口國的衛生安全。反之,過嚴的安全或衛生標準,可能阻擋了國家間的貨品流通,或是被某些國家利用來作為非關稅的貿易障礙。
毋寧,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法益與環境或是公衛法益兩者間的平衡涉及了許多因素。從國內的角度觀之,包含國家科技發展的程度、國內產業結構、國內產業政策與貿易競爭力等問題;而從國際的角度則牽涉到國際公法的問題、國際組織的運作,以及國際合作背後的政治因素。
另外,透過肥胖人口的數據資料與WTO會員國數目的成長,講者也思考著國際貿易的自由化是否與全球肥胖人口增加(特別是孩童體重過重)等健康問題有密切的因果關聯性。,同時 食品廣告及各種商業化的活動,也漸漸使消費者接受在安全性上可能有問題的食物。講者特別提醒,「食物越粗,人越細」的概念。某項食物越粗糙,表示它的人為加工手續越少,或是非自然的添加物使用的越少。這種食物才是較有益健康或是友善於環境的食物。但在資本主義的市場上,它們卻因為保鮮期知,或是賣相差,而不被業者青睞,或是不被消費者喜愛。這樣的趨勢一旦成為普遍的國際實踐,食品貿易的自由化就導致人們離粗食越來越遠,但同一時間,貿易市場上那些精緻或是過於科技的食物,卻在餐桌上傷害了我們的胃與健康。
講者表示對於食品安全的未來感到憂慮,因為目前仍很難找到能兼顧(或平衡)經濟發展、環境衛生、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國際法律規範或是合作模式。長期下來,消費者會逐漸習慣接受不安全(或是高風險)的食物。於是乎,食品安全漸漸演變成為一項「類奢侈財」;即貧窮者或經濟能力上的弱勢群體不得不接受不安全的食物。
在這次活動最後的問答時間,講者強調面臨以上提及的種種問題,進口國的政府應該適時介入並扮演協助者的角色。例如針對大規模生產的食品很可能具有品管上的瑕疵,因此需要政府發行官方性質的各種認證 ,替民眾嚴格把關。另一方面,政府(或其他民間團體)可以宣導食品安全的概念,教育消費者關切自己食物的來源,甚至以具體的消費行為去鼓勵小農模式的生產,而不是總是要求低廉的食品價格,枉顧工業化食品生產對於我們的健康還有地球環境造成的損害或風險。
[1]嚴格來說,是因為2008年中國的毒奶粉事件讓講者注意到跨國產品製造人的消保責任其實有其政治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