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場【現代國際法講堂】── Professor Mahdev Mohan&Ms. Vinita Ramani Mohan:Victim representation at the Khmer Rouge Tribunal
Professor Mahdev Mohan&Ms. Vinita Ramani Mohan:VICTIM REPRESENTATION AT THE KHMER ROUGE TRIBUNAL
主講人:Professor Mahdev Mohan、Ms. Vinita Ramani Mohan
記錄:政治大學洪瑋辰
【現代國際法講堂】是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CSIL)、學生國際法研究會(SSIL)、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CILS)共同舉辦,未來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大專院校國際法相關領域研究生,為大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學習經驗!
第三場講堂,民國101年8月16日邀請新加坡管理大學Mahdev Mohan教授夫婦蒞臨政治大學,介紹聯合國暨柬埔寨政府共同籌組之紅色高棉法庭(Khmer Rouge Tribunal),亦期許喚起更多亞裔相關專業人士的關注及投入。
觀察柬埔寨法制現況,因承襲法國法制傳統,故為一大陸法系國家。聯合國與柬埔寨政府於1999-2004年,籌組法庭審理1975-1979年間,致逾二百萬人不幸喪生之紅色高棉威權。該法庭專責起訴紅色高棉威權時期,為種族屠殺、違反人道罪和戰爭罪(即嚴重違反日內瓦公約)並負指揮官責任之高級將領。此外,為實踐法庭獨立,且又欲於不失在地化前提下保有一定專業水準,其職務分配即以柬埔寨籍人士與聯合國指派外籍人士共同操作之模式進行。
然於法庭審理過程中,Mohan教授認為存有三點困難。第一,囿於種族屠殺罪國際法上構成要件設計,該法庭未能對部分大規模以柬埔寨籍人民為對象之殺戮行為以種族屠殺罪治罪,實為疏漏。再者,要求被害者回想約莫三十年前不堪回首之際遇,亦為另一挑戰。除非是家人的鼓勵,或是受害者本身追求正義之動機,否則需有賴於非政府組織、律師等專業人士加入,方能對各事件有深入的瞭解。Mohan教授另外表示,鑑於被告平均年齡逾八旬,紅色高棉法庭實務運作上多偏好審判效率之追求;是故,何以達成速審與定罪證據充分要求間之平衡,以避免例如以往強迫結婚等特定罪行不受重視的現象再次發生,成為再一困難。
Mohan教授特別指出,紅色高棉法庭於編號E001案件初審中被告不合理刑期之判決、審理期間被告於國際法規範下所受人道對待之於受害者的不平衡心理,或是判決結果中未見類似國際刑事法院之受害者信託計畫;更甚或除僅於判決書中列出受害者姓名及被告之道歉聲明外,未見其他受害者補償緬懷建設;對比法庭於初審判決出爐後,發表受害人對於該判決結果表示滿意之言論,不免遭受質疑。
別於現有其他特別法庭,紅色高棉法庭賦予凡是受有身體上、財產上或精神上侵害之受害者或其直系卑親屬一特殊地位,即得以證人身分提出告訴。而訴訟過程中的民事當事人(Civil Party),則主要追求全面性除經濟上的補償措施,例如教育機構的建設、健康照護之安排等。然而,Vinita Ramani Mohan教授認為資金籌措的困難、行政程序的遲延、政府貪腐之情形等將使各基礎建設計畫之推動遭受阻礙;因此,應當可由編輯緬懷刊物等方案予以著手較為實際。
本次講堂結束前,Mohan教授推薦柬埔寨紅色高棉法庭的實習機會,不論是擔任被告辯護律師的實習助理,亦或是檢察官、非政府組織的實習生,都將是磨練法律實務思維的難得經驗,亦是對於東南亞鄰國更為認識的方法。
【現代國際法講堂】開放線上同步參與,讓世界上各個角落對於相關議題產生興趣的同學都能共襄盛舉,一同認識更為多元的國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