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場【現代國際法講堂】─ 洪德欽教授、高玉泉教授:超國界法律架構下的服貿協議

記錄:陶倩瑛綺

2014.04.25

【現代國際法講堂】是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CSIL)、學生國際法研究會(SSIL)、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CILS)共同舉辦,未來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大專院校國際法相關領域研究生,為大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學習經驗!

第十六場現代國際法講堂,於民國103年4月25日,很榮幸邀請到了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暨國貿系教授洪德欽老師,以及國立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高玉泉老師,來為我們談談「超國界法律架構下的服貿協議」。

一、陳純一老師:引言

首先,是主持人陳純一老師的引言,他表示以超國界法的角度看服貿爭議,目的是希望比較宏觀與多元。介紹了兩位主講人之後,陳教授依序談到了行政權和立法權的分立的問題,強調外交權是行政權非常重要的核心。此外,他還說明國際法上的批准程序與美國的條約實務,並強調行政協定事實上佔了美國對外締結國際法文件的主要部分。陳教授同時也提醒大家,我們必須承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大陸是客觀存在的」。客觀存有兩個意涵:其一,是和台灣歷史上有聯繫關係;其二,地理上也與台灣相近。因此我們不能、也無法否定它;那我們要採取何種態度來面對它呢?是「圍堵」或者「交往」,我們自己必須想清楚。最後,他還談到一個現實,那就是對台灣而言,過去經貿發展是整體經濟的主軸,未來恐怕也是如此。而今天舉辦這個講堂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了解國際法與經貿規範的重要性。

二、洪德欽老師:

(一)台灣在國際貿易上的情況

洪老師首先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別在2002年1月、2001年11月加入WTO,兩者都是WTO的會員,然而在WTO下的商談通常較不具政治性色彩。若從WTO觀點來看,根據2013年WTO World Trade Report,服務貿易即商業服務,包括交通運輸、旅遊觀光、通訊、建築、保險、金融、電腦資訊、授權、文化、勞務以及其他商務等項目,對於台灣金融保險和文化產業是比較有利的。

台灣目前已經成為服務貿易大國,而中國也成了第五大出口國(2012年中國服務貿易成長率是19%,高於美國的3%以及德國的-3%),由於中國服務貿易有很大市場及成長空間,同時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非常迅速,因此縱然台灣目前優於大陸,但5年後的情勢也有可能會改變。

關於台灣與中國雙邊的概況,2006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產值633億美元、而2012年1187億美元;從上可知,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因此也可以看出台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今日服貿面臨巨大問題的原因,不乏政治敏感性,即中國大陸至今仍不願意放棄武力;而今年原本要啟動全面性的貨品貿易協定,由於如今問題,也有可能被延後。

關於協議的意涵,FTA或區域經濟整合是戰後國際關係重要現象和發展趨勢,目前已生效者高達300多項。被WTO歸類為較重要的FTA,即目前較為重要的RTA,是NAFTA/ASEAN、談判中的TPP和RCEP、以及美歐談判,上述均會影響WTO的發展方向,因此國際貿易對台灣很重要。適才提到,為何各國如此積極推動FTA,其原因乃為2003年WTO談判失敗、各國也了解到,要達到共識很難。如今美國已經覺醒,開始積極推行FTA。

對於服貿協議的利弊分析與程序正義等問題,各國須在啟動正式談判前,各自先行從事「經濟影響評估」。服貿協議的潛在經貿效益,利弊加減之後只有GDP0.03%,然卻未講明,導致去年簽署時立法院非常不滿,而執政黨黨團也幾乎不在狀況內,所以該案在當天才會從備查制變為審查制。

對於民主國家而言,結果不一定重要,但程序卻十分重要。政府在決策前,必須與人民充分討論、溝通,以達到政策民主性與事後可行性。這次太陽花學運給政府的啟示是:服貿協議與將來的貨品貿易協議,在簽訂前,必須有充分溝通與監督機制,才能符合人民的期待以及程序正義。

(二)台灣FTA的未來與挑戰

服貿協議涉及了台灣FTA及經貿未來的一些挑戰,主要包括:

(1)服貿協議是否可以重啟談判

(2)中國大陸計劃經濟及國營企業貿易的性質

(3)台灣是否開放中國大陸來台投資

(4)台灣是否加深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5)台灣與美國歐盟日及苦海無邊簽署FTA的可能性

(6)台灣加入RCEP的可能性

單向投資的重新平衡對於台灣來說,是個重要的議題。然而,服貿協議是否可以重啟談判?反服貿的聲音認為,從國際公法的「情勢變更原則」看來,台灣是可以改變的,但國際公法上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即「誠信原則」。當一國反覆、毫無誠信時,將會信用破產;由於台灣與其他國家沒有正式邦交,台灣更要比其他國家重視誠信原則。所以對於現實面而言,與中國談判的後果可能更不利。

為什麼台灣政府要先簽服貿?因為政府認為,服貿對台灣影響較低。服貿會不會讓台灣對中國產生依賴?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以中國貿易的重要性而言,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亞洲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並帶領亞洲走出90年金融危機、養大了韓國的品牌,而日本、韓國、香港對中國出口已分別佔其貿易總額的18.1%、24.5%、57.7%,足見整個國際大環境的變化。

台灣是否可以分散市場,和其他國家簽FTA?首先,台灣市場太小:歐盟和韓國簽FTA有330億美元,和台灣僅3億美元,其他國家亦不願意投入人力與台灣談判。其次,台灣加入WTO是以已開發國家作為要價,從事大幅度減讓,若與韓國簽,則韓國效益大而台灣小,因為台灣開放程度已經很大了。

TPP(美國主導的大的​​經濟體制)談判主要是為了打開日本市場,而不是台灣這樣的小經濟體。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還是比東協強,台灣是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也比很多大國強。對於加入TPP,台灣有其困境;而加入RCEP也是一樣,沒有東協和中國點頭,便進不去。若要進一步開放,要先確定我們是不是準備好了?如果準備好了,服貿協議是台灣FTA的次佳選擇,因為和美國歐盟簽都碰壁了。

為什麼要從WTO觀察?因為有WTO監督機制,能降低政治性,也有WTO的多邊監督及國際保障。

(三)結論

雖然大陸是計劃經濟,但有服貿總比沒有要好,尤其是在WTO架構下。在太陽花學運後,台灣必將強化服貿協議與貨品協議的監督機制,加強溝通與審查、提高其民主性和透明性。

三、高玉泉老師:

(一)從宏觀角度看世界市場和國家發展

高老師首先表示,當我們在談到大的議題時,需要學者理論架構,而以下是高老師提出來一些西方學者的一些看法,來解釋「世界市場」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根據德國學者Dan Diner的世界市場理論,這個世界是由縱與橫的面向進行的整合。橫的面向是國家主權平等,由聯合國維持政治秩序,因此無論大國小國、強國弱國,均一國一票,必須盡力維持秩序。除此之外,Dan Diner認為垂直的經濟整合更為重要,該垂直的經濟整合有賴於WTO、IBRD、IMF和世界銀行的進行。

WTO作為全世界經貿整合作為國際貿易規範是失敗的;大圈劃不成,只能​​劃一些小圈,即自由貿易協議,如TPP等等。因此,世界經濟整合有賴於區域、雙邊的貿易協議,而所謂經濟整合是以全世界的市場為基礎,對全世界產業的調整。所以,在這個過程裡一定會一些產業倒地、一些產業興旺發展,這即是所謂的經濟整合趨勢,而且這個趨勢確實正在快速進行中。

根據美國柏克來大學教授Petter Evans的依賴發展(Dependent Development)理論,在所謂的經濟整合理論裡有:中心國:控制著資金技術管理,甚至是遊戲規則;半邊陲國:台灣就在這裡,有一點技術但不是那麼高;還有一種是邊陲國,大部分國家是邊陲國,他們有的是自然資源。但是台灣有沒有可能變成中心國呢?老實說,機會不是很大。有沒有可能變成邊陲國呢?菲律賓是個例子。

所以在今日國家生存發展中,情勢是非常嚴峻的,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從國家內部的治理來看,政府若要發展經濟,則必須在過程中與其他力量妥協。其一,跨國企業:在自由化的過程裡面,跨國企業是不可欠缺的角色,它產生了很大的力量;舉例而言,台灣和美國在1980年簽了菸酒協議,台灣被迫打開市場,但台灣的本國企業也開始財團化,甚至也有走向跨國企業的趨勢,它同時也強烈要求政府走出去。

高老師曾在其著作中引了一個英國的國際經濟法學者Picciotto的論點,認為法律主權對於沒有經濟實力的國家而言,根本就是個空殼子。在1960年代,有個歷史學家提出了「乞丐的民主」概念,認為法律規定的基本權應是在健全的社會規範下進行。在納粹的時代,希特勒決定消滅猶太人,把幾百萬猶太人塞入集中營,並選出了幾名猶太人作為管理者,給他們一定的自由甚至集會自由權,但他提出的這種集會權是沒有意義的。到了今日全球資本主義社會時,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國家一窮二白的話,其實就驗證了這個所謂乞丐的民主;人們有憲法上的權利,但卻無意義、人們有行動自由,但打開卻門沒有交通工具,哪都不能去。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政治經濟學者認為政治法治的發展大多與經濟實力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