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場【現代國際法講堂】─ 譚偉恩博士:餐桌下的秘密-貿易自由化如何傷害我們的胃

主講人:譚偉恩博士

記錄:政治大學張雅筑

2012.12.20

【現代國際法講堂】是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CSIL)、學生國際法研究會(SSIL)、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CILS)共同舉辦,未來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大專院校國際法相關領域研究生,為大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學習經驗!

2012年12月20日的第十場【現代國際法講堂】:「餐桌下的秘密-貿易自由化如何傷害我們的胃」,邀請到了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博士、美國慢食協會會員的譚偉恩學長為我們帶來與食品及國際貿易自由化有關的議題討論。他首先表示自己一開始會接觸這個領域主要是因為食品與自身生活息息相關[1] ,為了解一般消費者每天所接觸的飲食素材來源及健康而開始做研究。透過食物作為一項載體,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法律暨政治層面的問題,如食品進口國是誰?、生產者使用哪些添加物?國際組織對食品設定的衛生標準,以及基因改造等新興的食品安全議題。藉由不同的觀察面向(變數),我們可以更多元且深入地瞭解食品安全與之背後的政治問題,特別是在強調貿易自由化的今天,食品貿易背後的法益衝突。

講者介紹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這是一個隸屬於聯合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成員以主權國家為限。其下設由若干議題取向的委員會討論極為專業的食品安全問題,例如:輻照食品的安全標準、添加物成分的容許劑量等,並盡可能使國際食品安全標準調和化以減少國家間制度的差異和規範衝突。講者強調一個觀察面向,即若一個會員是以主權國家為限的國際組織易發生什麼問題?具有雄厚資源或法律、政治上權力的會員是不是比較不具此等能力的會員更有機會,在國際合作後的過程中影響或甚至是決定全球廣大消費者的食品衛生安全?而這樣的結果是否能符合我們對於食品安全需求或期待?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在1960年代正式成立時對於主權國家的重要性並不高,然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卻突然開始有不少主權國家加入,這樣的轉變背後透露出什麼值得思考的問題呢?

上述問題的答案與貿易自由化在國際間擴張的程度和速度有極密切的關係。1980年代,有關食品貿易的談判開始成為GATT一項重要的議程,後來WTO正式成立後,有關食品安全暨動植物檢驗與檢疫的相關規定就載明於SPS協定中。講者提到,這個協定中雖然允許各國基於主權獨立的原則,有權設定本國食品進口的各項檢測標準,然而這項規定似乎難以落實於現實之中。例如當開發中國家為保護其國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法益時,其設定之進口食品添加物的審查標準若高於國際標準,但無法提出科學性的證據證明較高的標準是有必要性的且未對貿易自由化造成不必要的限制時,這些開發中國家的食品安全法益就往往要讓步於貿易自由化。造成這個結果的一項原因在於,開發中國家未必有能力提出相關的科學證明,因為其國內無專業人才,甚至也可能是因為這些國家本身根本無法如先進國家般頻繁的出席食品法典委員會召開的會議。換句話說,具有先進科技的國家(已開發國家)在食品安全領域掌握了主導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