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場【現代國際法講堂】─ Dr. Niels Petersen:Lawmaking by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主講人:Dr. Niels Petersen

記錄:政治大學李宜芳

2012.08.22

【現代國際法講堂】是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CSIL)、學生國際法研究會(SSIL)、政治大學國際法學研究中心(CILS)共同舉辦,未來將定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大專院校國際法相關領域研究生,為大家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與學習經驗!

第四場講堂,民國101年8月22日邀請到來自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llective Goods的Niels Petersen博士,針對國際法院的造法的主題進行演講。

Niels Petersen博士本身具有法律與社會科學的雙重背景,因此在檢視國際法有關的主題時,能夠以社會科學的角度切入,形成獨樹一格的獨特看法。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的主要職責在於適用法律,但當法律意義不明時,國際法院解釋法律的過程就會有點近似於「造法」(lawmaking),Petersen博士即以社會科學中賽局理論、道德規範的角度分析如此造法的過程與其影響。

Petersen博士首先對賽局理論進行簡介。首先,在雙方能夠進行資訊交流的前提下說明合作賽局理論(Cooperation Games),以男朋友要去看戲、女朋友要去看棒球賽為例,並將選擇的結果與滿足程度分析如下:

看戲

看棒球賽

看戲

(2,1)

(0,0)

看棒球賽

(0,0)

(1,2)

在男朋友、女朋友均選擇看戲時,男朋友的滿足程度為2,女朋友的滿足程度-雖看戲並非其首選,但仍因與男朋友一起看戲而有一定程度的滿足-則為1。而在雙方均選擇看棒球賽時,情形則剛好相反。在雙方各自活動時,滿足程度最低,以此說明互相合作能夠達到最大滿足程度的原理。

接著,在雙方無法進行資訊交流的前提下解釋囚徒困境裡論(Prisoner’s Games),以兩位共犯進行自白與其自白所將影響的刑期長短進行分析如下:

犯1

犯2

犯1自白

犯1不自白

犯2自白

(6,6)

(0,6)

犯2不自白

(0,6)

(3,3)